2007年9月18日 星期二

溝通

進來大學有半月了。
由以往天天窩在孤獨的房間,
成為現在天天re-u,玩耍,與不同的人接觸,
從中我發現我改善了不少,同時,也越感自己溝通能力之不足:
與朋友,同學,學長,教授,外國人的溝通。
我深感溝通技術,尤其是語言的重要(這是學普通話及英語的動力)
與人溝通,人際關係似乎才是大學生最重要去學的事情。

溝通是2人即2思想主體之所以能交流的唯一活動。
交流是用以交換資訊,流露情感,使他人成為已身精神生命的一部份,
即令客體成為主體之部份,是形成一社會之基礎。
這一溝通活動之動行有眾多模式,如身體動作,表情,語言,
文字,錄音,錄像使單向性跨時性溝通得以可能,
而所有模式都先要兩人對一符象(符號象徽)有共識方可能。

問題來了
1。兩人所得之經驗全然不同,從不同經驗如何可得到同一符象以溝通?或根本不用同符象也可溝通?
2。兩人要共同得到同一符象,要先有更基礎的共同符象,以令後一符象有共識,
即人在出生後必伴隨一人所共有的先天共同符象,這會是甚麼?
3。除了經驗上的溝通,還有沒有其他溝通模式?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