修Doing Philosophy同時,雞毛要打扎記交功課,
有幾篇雖然並非很好很正確,但雞毛自己覺得寫得有意思的。
故重設於下:
恐懼死亡 時間:2007-10-08 04:40 AM 先分享我的一段經歷(我戲稱為死亡首部曲)
中二三時候是我人生的底點:
因天生內向的性格,我被同學欺負得很厲害,
學校的不快令我無心向學,換來的是家人及老師的責罵。
那時,我感到自己很低賤,人生再無甚麼意義,
沒有愛我也沒我愛的人(包括自己),世界再沒有甚麼值得留戀,
活著無論在學校,家裡或任何地方都只有痛苦,
自殺對我來說是很堅決要做的事。
但每當我走近柵杆,意志做好死的準備,
往下看時,我身體就是控制不了的蹲下。
當時我哭了,
我為了這個一心要死但連去死的勇氣都沒有的自己感到悲哀。
我在這裡不是想探究心物一元或二元的關係,
而是想發掘一下自己這一個對死的恐懼。
問題1。恐懼是獨立於心靈而出現嗎?
如坐過山車,或走過一條索橋一樣,
明明清楚很安全,也不會有甚麼痛苦出現(自殺也一樣,只要計算好頭著地),
但你還是全不由自主的恐懼,那尤其是對死亡而出現的。
這一不由自主的出現,似乎是不受心靈所主宰,而反過來是恐懼影響心靈。
再者,痛或會死的經驗都會對身體產生生理反射,
我認為這會直接對意志有強制性的影響,如強迫身體不能自殺。
問題2。恐懼(尤其對死亡)是先天而有的嗎?
一方面,如兒童不會知道插手指入電制或喝水銀會死的,
人要先知道做一事危險才會出現恐懼感。
但又有一些事似乎是必然出現恐懼的,如對於未知,突發事物,或是對可怕的景象。
我認為人是全對未知的事物有先天的恐懼的,
但對著死亡,兒童要先了解死亡是甚麼,才會恐懼的。
如某電影中,一群孩子在屍堆中玩耍,不了解死亡是甚麼一回事,就不會對之恐懼。
死亡魔法:哪一個是我? 時間:2007-10-30 03:04 AM 電影《The Prestige》中,Angier借Tesla的複制機器以表演時空轉移的魔術,
方法是複制一個Angier在另一個地方,而在原來地方的那個Angier就要被殺死,
這裡雖然有”自己殺死自己”的道德問題,但我想探討的不是這個。
1)首先,片中的複制機器所複制出的是誰?是同一人還是不同一人?
客觀地看那被複制的人,他是在一瞬間由一個身體中完全複制出來,
無論身體,記憶,個性,心理因素,自我認同,所有表象於經驗中的行為都跟被複制者一樣,
如果Angier的是由這堆元素而組成的,那可以說,兩個都是Angier!
所以片中Angier問所有被複制出的帽子哪個才是他的,Tesla回簽「所有都是」。
但如果人不是由這堆元素組成,而是由靈魂的在處所決定,那有下一個問題:
2)原來的靈魂在哪裡?複制者?被複制者?還是兩者有同一個靈魂?
我對靈魂的看法是:靈魂是超自然,形而上的:獨立於物質界(即肉體腦袋)而能存在,亦是人存在的主體。
雖然靈魂可獨立存在,但只有靈魂方能控制人體作思考決定之活動,
而由我認為Angier是一個真正的”人”,我已假定他是有靈魂而非行屍走肉,
(雖然唯物論在這裡可能有爭議,但要注意有靈魂在這裡是一個假定)
而當我肯定兩個人都是Angier時,我即肯定兩個人都有其靈魂!
而Angier分出兩人後,他們所面對的環境不同,思考與決定活動不同,所以應該是有兩個不同靈魂存在。
(但複制時會製生靈魂?似乎唯物論說比較說得通:純複製一物質身體就可有同人行為心理的人存在,不過我想先跳過這一疑點)
原來的靈魂在哪裡?這個問題我想以另一面向探究,
從主觀上看,假設我是那個靈魂,我是Angier,故引生出以下問題:
3)”我”到底在哪裡?哪一個是我?
從主觀上看”我”不可能分成兩個:我只可能有一個視點,是一個思考主體,唯一的存在
可是我被複制的一刹那,”我”到底會在哪裡?在原地的還是在另一處?
我似乎只能說:我不知道,可能在原地,也可能在別處。
從其他人來看,兩個人思考行為完全一樣,兩個都是Angier;而從我來看,我事後方可能知道,
但可以肯定:我只可能是其中一個。
故事中Angier的表演要把殺死在原地的自己,他說No one cares about the man in the box, the man who disappears.
兩個人都是真的Angier,就算不斷有一個Angier要死,在另一處的Angier當然都是真的Angier,
永遠在另一處出現的Angier,其所有表象於經驗中的行為心理都跟原來的一樣,所以無疑問他是真的Angier,
而所有人都會認為那個成功表演”幻象”魔術的人就是Angier。
而主觀的我,到底會死或是成功表演?要踏上複制機的一瞬間才知道。
聲無哀樂 時間:2007-11-20 09:22 PM 嵇康之"聲無哀樂論"中指出,聲音本身並無感情因素在其之內
聲音之為音樂是由於人本身具有審美的能力,
故音樂之藝術價值是由主體所生發實踐的,
而令主體之價值得以實踐,正正就是音樂之為音樂的價值。
然而,這裡生出幾個問題:
1為何其中沒有哀樂?
音樂是由聲音所組成,而聲音本身只為一因某物抖動空氣而產生,
很難想像有哀樂能內在於這種抖動之中,
因主觀之感情因素存於客觀世界的空氣中是很荒謬的。
另一方面,聲音不能客觀地存在。
如果我們沒有耳朵,音波就不能經我們的感官進入而成為聲音,而永遠只成一空氣抖動。
同時,因音樂是由聲音組成的,故沒有人,音樂當然不存在,而只是純綷聲音的集合。
由此,哀樂是人的情感,沒有人時,哀樂不存在,故此聲音不可能有哀樂。
2本身沒有哀樂之聲音,何以表現到哀樂?
這首先因人有審美能力,
人沒有審美能力的話,音樂亦不可能存在。
樂與情可是有密切關係,
音樂能透過這一審美能力以感動人,不同的音樂能帶出人哀樂愛憎的情感。
但人為何有審美之能力?這導引下一個問題。
3音樂之審美能力是否先驗地內在於人之內?
明顯地,禽獸不懂得欣賞音樂:音樂審美之能力是人所獨有的
然而,很難判斷人是否生而來就有審美之能力
播Mozart Effect給嬰兒聽會否真的有effect?
如假設一嬰兒先天地沒有情感,則其必定先天地有從經驗接收情感的能力。
如一嬰兒先天地有情感,而我們能觀察到成人之情感比嬰兒豐富,
則這情感之培養必然與感性經驗有關係,
由此可推導:人必先天內在有審美之能力。
4音樂是否完全主觀?為何音樂可以有好壞之分?
嵇康有一和比說:聲能與人之心靈狀態與情感有所和比,和聲這裡是指聲與情而非聲與聲之相和,
但聲音必須是"能和之聲":能與哀樂有和之聲,而這和聲並無特定對象,故曰和聲無象,
在這無象之聲與人之主觀的"有主之哀心"相和比之後而能使人有情感哀樂,
並且,因不同人之哀心是主觀的,與無象之聲和比而能因不同人而生出不同之情感對象。
又因聲分能和與不能和,故音樂就有好壞,甚至有聲音組合不能稱之為音樂。
由此可見,樂與情之關係並無必然性。哀樂情感會被人的主觀條件所左右。
人會因經驗,文化,風俗,教養,心靈狀態而影響其對音樂的感受。
如沒受過古典音樂教育的人,很低機會能聽懂Mahler的交響曲。
另一方面,音樂本身有移風易俗之可能:音樂能為反客為主地改變人,
音樂能透過令人產生哀樂實踐主體價值,而能培養人主體之價值自覺能力。
故聆聽音樂不失為一種修養的方法。